民眾衛教 > 讓人血壓飆升的偽裝高手


嗜鉻細胞瘤

  當大家在倒數計時迎接西元2007年時救護車載著星座專家「星星王子」閻永恆在醫院之間奔波。他的心肌發炎,之後左腿缺血壞死,剛開始以為是前一陣子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直到做電腦斷層掃描,才揪出元凶是右邊腎上腺的「嗜鉻細胞瘤」,最後倖免於換心也順利摘除腫瘤,但左小腿還是保不住。
   嗜鉻細胞瘤原發於腎上腺髓質,名字中有個「鉻」?莫非是鉻中毒造成的?其實是這種腫瘤細胞可以被含鉻染劑染色出來,才以此命名,跟中毒、排毒都沒有關係。很多病人就像星星王子一樣,血壓不受控制,卻很少會疑心原因出在嗜鉻細胞瘤。

腎上腺瘤易引起續發性高血壓
  腎上腺腫瘤往往會引起高血壓,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嗜鉻細胞瘤,其他還包括醛固酮瘤、庫欣氏瘤。
  這些腎上腺腫瘤和睡眠呼吸中止症、甲狀腺機能亢進或衰退、壓力、孕婦的子癇前症等引起的高血壓,皆起因於某些特殊病因,合稱為續發性高血壓,約占所有高血壓病患的5%至10%左右,和找不到明顯原因的原發性高血壓(或稱本態性高血壓),可以做個區別。
  哪些人容易罹患嗜鉻細胞瘤呢?到現在還是謎。有趣的是,醫界稱它為「10%的腫瘤」,因為10%的嗜鉻細胞瘤病人本身患有多發性內分泌腫瘤,至於發生惡性、長在雙側腎上腺、出現在腎上腺以外部位、兒童罹患、家族性、再發、引發中風症狀的機率,也都是10%左右,也因此為這腫瘤帶來一個這麼特別的外號。
  嗜鉻細胞瘤嚴重到像星星王子差點要換心,其實是非常少見,其主要原因就是嗜鉻細胞瘤出血,瞬間大量的腎上腺激素刺激心臟,使得心肌負荷過大、心臟衰竭。

頭痛、心悸、血壓高是常見症狀
  一般來說嗜鉻細胞瘤病人會有血壓升高突然頭很痛、心悸、冒汗、發抖、胸腹之間疼痛、體重減輕、焦躁、不耐熱等情形。
  不過,並非每個病人的症狀都如此典型,尤其中年人以上的民眾,可能會誤以為年紀到了就會有高血壓,或以為工作壓力導致頭痛、腸胃不適、焦躁,病人常常由看高血壓的醫師轉介才釐清病因,少數個案例則是在體檢時偶然發現。

尿液及影像檢查 揪出病因
  當有20多歲或60多歲等太早或太老才表現出高血壓的情形,或高血壓難以吃藥控制,用了許多種藥物還是降不下來的狀況,就必須考慮是否為續發性高血壓。病人可以接受24小時尿液檢查嗜鉻細胞瘤的內分泌代謝物—兒茶酚氨(Catecholamine),釐清病因是否為嗜鉻細胞瘤;另外,藉由電腦斷層掃描、磁振造影檢查,也可以讓嗜鉻細胞瘤現形。

微創手術 縮短恢復期

  過去開刀摘除嗜鉻細胞瘤時,病人的腹部正中線或腰側或背部要被切個20公分大傷口,還要鋸斷肋骨,非要住院10天半個月才可能出院休養。現在運用微創手術,醫師在病人身上開3到5個0.5公分至1公分,足夠讓內視敬插進的小洞或小切口,就能讓手術醫師找到並割調躲在腹腔深處的嗜鉻細胞瘤,手術時間大約2至3小時;術後病人在加護病房觀察2、3天,即可轉入普通病房,住院時間縮短一半以上。
  病人出院後需持續追蹤,每3個月、6個月拉長複檢間隔,病人可以明顯感受到血壓降到不必服藥,或是變得容易控制。


諮詢/闕世傑(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泌尿科副教授)
撰稿/陳清芳 摘錄於肝病防治會刊 醫療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