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愛滋

愛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即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俗稱愛滋病毒。目前可分為兩型,HIV-1和HIV-2。HIV-1是大多數國家中最主要造成愛滋病的病因。HIV-2主要分布在西非。兩種病毒的致病力並不相同,感染HIV-1後超過90%的患者會在10-12年內發病成為愛滋病。感染HIV-2則往往沒有相關的病症。

感染愛滋病毒並不等同罹患愛滋病,部份感染者於感染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甚至沒有症狀,因此容易忽略,若感染後未以藥物有效控制,愛滋病毒將會在無形中持續在體內繁殖,使感染者身體免疫力降低,繼而發生伺機性感染或腫瘤,例如口腔食道念珠菌感染、帶狀疱疹等,稱為愛滋病。
愛滋病又稱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簡稱AIDS),目前感染愛滋病毒尚無法治癒,但只要定期就醫,遵照醫囑服藥,感染者之健康狀態與平均餘命與一般人無異。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是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的末期表現,其診斷標準為愛滋感染者的身體症狀出現以下情況:
1. CD4淋巴球數少於200個/毫升。
2.出現某些特定的伺機性感染、神經系統病症或腫瘤。

愛滋病毒進入人體血液後,經由病毒外套的gp120/41抗原與帶有CD4分子的血球(CD4淋巴球、單核的吞噬細胞)或其他的身體細胞結合後,進入細胞內,並釋放出RNA。在細胞內,愛滋病毒利用本身特有的反轉錄(reverse transcriptase)將它的遺傳物質(核糖核酸,RNA)反轉錄成去氧核糖核酸(DNA)後嵌入細胞核的DNA中。而後愛滋病毒再利用此DNA轉錄成RNA,製造蛋白質和其它病毒複製所需的物質。待裝配完成後,愛滋病毒顆粒的外套和細胞膜融合,穿過細胞膜。離開前,愛滋病毒顆粒內部的蛋白則繼續工作,將大的蛋白鏈切斷成為許多對愛滋病毒複製很重要的蛋白片斷。整個週期約須2.2天。

多少病毒進入人體會造成感染,並不清楚,因為無法實施人體實驗。再者,病毒進入某些人體內,可能無法繁殖或被清除掉,部分學者預估為5,000個病毒粒子(1,000個病毒為一傳染單位),可能造成人體感染。

愛滋病毒進入CD4淋巴球後,在細胞內利用本身特有的反轉錄完成複製後,愛滋病毒顆粒的外套和細胞膜融合、穿過細胞膜、離開細胞。病毒造成細胞破壞經由多種可能的機轉。病毒造成細胞間融合,抑制細胞內蛋白質的合成、自體免疫機轉、細胞凋亡,CD4淋巴球對於感染病毒的細胞也會施以毒殺破壞等等。CD4淋巴球會再裂增生以補充,但是分裂的細胞更容易感染而破壞,其破壞速度超過補充速度,於是CD4淋巴球數目日漸減少。當CD4淋巴球因感染病毒而功能低下或數目降低時,免疫系統出現問題,病毒入侵體內負責免疫作用的T淋巴球細胞中的CD4,因此伺機性感染和腫瘤便接踵而至。

愛滋病毒是透過血液或體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母乳)接觸黏膜或皮膚傷口而傳染的,傳染途徑有:
  1. 性行為傳染:
    與愛滋病毒感染者發生不安全性行為(沒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水性潤滑液),包括口交、肛交、陰道交或其他體液交換方式,均有受愛滋病毒感染的可能。
  2. 血液傳染:
    • 輸進或接觸被愛滋病毒污染的血液、血液製劑。
    • 與愛滋病毒感染者共用針具(針頭、針筒、稀釋液)或刮鬍刀、牙刷...等尖銳器具。
    • 接受愛滋病毒感染者之器官移植。
  3. 母子垂直傳染:
感染愛滋病毒的母親,也可能經由懷孕、生產及哺餵母乳等過程,由母體直接將愛滋病毒傳染給新生兒。

有可能,這些行為有時會造成出血,或經由器具接觸人體血液或體液,理論上是有機會感染愛滋病毒。但是,若能遵守器具消毒的程序,是可以避免愛滋病毒的傳染。

有可能,因為使用牙刷、刮鬍刀可能會有出血情形,與他人共用是有機會感染愛滋病毒、肝炎病毒等。以個人衛生觀點,建議牙刷、刮鬍刀應一人一套,不要共用。

感染機率非常低。台灣自1988年起即針對捐血者全面檢驗愛滋,檢驗不合格血品立即銷毀。但是,感染愛滋病毒的捐血者可能在愛滋病毒抗體/抗原尚未出現的「空窗期」,即其檢驗尚呈陰性反應時捐血。因此,輸血仍有極低感染愛滋病毒的機會,但國內自2013年2月1日起全面實施核酸擴大試驗(NAT)後,大幅縮短檢驗空窗期,迄今未再發生輸血感染愛滋病毒個案。至於血友病患者所需的血液製劑,因已經過加熱處理,已無感染愛滋病毒的機會。

血友病患者因部份凝血因子不足,容易在關節、皮下等處出血,因此必須常輸含凝血因子的血漿。過去的血漿製品來自捐血者的血液以沈澱方法處理。但是,這些處理方式,無法完全消除愛滋病毒。在1985年以後,使用加熱法處理,或利用基因遺傳工程的方式來製造血漿製品,因此已無感染愛滋病毒的疑慮。

幫助受傷流血的人,只要他沒有感染愛滋病毒,並無受感染的機會。如果受傷者感染了愛滋病毒,只要我們的皮膚沒有傷口,則完全無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若有傷口,經由破損的皮膚或黏膜接觸而感染愛滋病毒的機會是低於0.1%。

口對口的人工呼吸應該用在沒有急救設備的緊急狀況。對於不知患者是否感染愛滋病毒的情況下必須謹慎,當患者口腔有出血時應避免口對口,而以空氣袋作人工呼吸。

不管是去任何場所,只要有從事高風險行為(不安全性行為或共用針具等),皆有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

曾有性交易行為的人,當然有感染愛滋病毒的機會,所以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並應主動做愛滋檢驗,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態。

發生性行為時,應全程使用保險套,並依照「看、撕、擠、捏、套、取、丟」或「撕、捏、套、取、丟」的正確使用步驟,才能減少感染性病的風險。

保險套多為乳膠材質,若使用凡士林、嬰兒油等油性潤滑液容易造成保險套乳化並破損,因此使用保險套必須搭配水性潤滑液才安全。
目前市面上也有以聚氨酯(PU)為材質之保險套,其相較於乳膠材質薄(0.04 mm以下)且質地上較乾,因此使用時強烈建議配合水性潤滑液。

由於保險套不耐高溫,長時間放在皮夾內會造成保險套乳化變質。

保險套是一次性使用完就必須丟棄的消耗品,戴兩層保險套保護力並不會比較好,還可能因為摩擦增加保險套破損的機會。

為預防性病,唯有落實安全性行為才能降低感染的風險。

保險套如超過保存期限,會因品質劣化或破裂失去保護效果,增加感染性病的風險,民眾別為了省錢而賠了健康。

無論有無成功進入陰道,有了性器官的接觸且未使用保險套的性行為即是不安全性行為。所謂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是指:自男性的陰莖勃起後就要開始使用保險套,並搭配水性潤滑液,至射精後應馬上小心將保險套取下。

國內目前尚無經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上市的女用保險套可供購買。

只要性行為的過程中沒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配合使用水性潤滑液(保險套搭配油性潤滑物質使用易變質破損),皆有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
不同性行為危險程度為:肛交大於陰道交大於口交,同時若進一步分為插入者和接受者,接受者的感染風險較高。
另外,口交感染機率雖低,但仍不應輕忽,因口腔內或性器官若有破皮或傷口仍有可能感染愛滋病毒。

肛門的單層黏膜構造和陰道的多層黏膜構造不同,肛門的黏膜細胞中、黏膜下淋巴球,有些具有愛滋病毒的受器,因此肛交的性行為容易造成黏膜破損、發炎。若在同為不安全性行為的情況下,肛交的性行為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比陰道交或口交性行為的風險要來的高。

與愛滋病毒感染者發生不安全的性行為,感染愛滋病毒的機會需考慮感染者的免疫力、病毒量(viral load)、有無合併生殖器潰瘍的性病、性行為的方式、有無服用治療藥物等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陰道交的性行為感染的機會是0.04%-0.08%,而肛交的性行為感染的機會是0.11%-1.38%。事實上,不安全性行為都是危險的。目前已證實保險套可有效預防感染愛滋病毒,並降低感染性病的風險,但前提是必須全程正確使用並搭配水性潤滑液使用。本署在網站上提供多種宣導素材(如單張、海報及多媒體等),教導民眾如何正確使用保險套。在每一次發生性行為時,應全程帶上保險套,並依照「看、撕、擠、捏、套、取、丟」或「撕、捏、套、取、丟」的步驟正確使用,且為了避免保險套乳化破損,不可用油性潤滑液,應選水性潤滑液搭配使用。唯有落實安全性行為,才能預防感染愛滋病毒、降低感染性病的風險。另,在感染者有遵從醫囑服藥的情境下,體內病毒量減少,大幅降低傳染機會。
資料來源:Anon, (2017). Updated Guidelines for Antiretroviral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After Sexual, Injection Drug Use, or Other Non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IV—United States, 2016.

感染愛滋病毒的奶媽以一般的照顧方式,並不會將病毒傳染給小孩。但是,若有哺乳或其他體液交換的行為,則有可能將愛滋病毒傳染給小孩。

不會。愛滋病毒的傳染須透由體液、血液的交換,包括:未全程使用保險套的不安全性行為、與其他人共用針具、稀釋液,或是母子垂直感染等,而糞便、尿液、口水、汗水等排泄物並不會造成感染,因此,一般日常共同生活並不會因此感染愛滋病毒。

不會。愛滋病毒的傳染須透由體液、血液的交換,空氣並不是愛滋病毒的傳染途徑,且唾液也不會造成傳染。

不會。愛滋病毒無法存活於淡水、海水或泳池消毒水中,若少量出血病毒會快速死亡,因此游泳並無感染愛滋病毒之虞。

不會。愛滋病毒有特定的傳染途徑,且完整的皮膚(沒有傷口)具有保護的作用,經由一般碰觸是不會有感染愛滋的風險。

  1. 至今從未有透過唾液、眼淚或汗水接觸,而感染愛滋病毒的案例。與愛滋病毒感染者共餐,並不會感染愛滋病毒。至於汗水,則從未發現過有愛滋病毒的存在。
  2. 一般的親吻,不會因口水接觸而傳染愛滋病毒。除非因為牙齦發炎或口腔潰瘍,又以法式舌吻(喇舌)而接觸到血液,才有可能傳染愛滋病毒(但與不安全性行為相比,透過親吻感染愛滋的機率非常低)。

不會。
被咬的人接觸到的體液是咬人者(愛滋感染者)的口水及口腔黏膜,因口水不會傳染愛滋病毒,只有口腔黏膜如有傷口、出血等特殊情況才可能傳染愛滋病毒,因此因咬傷而感染愛滋的機率微乎其微

不會。愛滋病毒有特定的傳染途徑,必須有血液和體液的交換才有感染的可能,因此一般物品的接觸並不會感染愛滋。

不會。愛滋病毒有特定的傳染途徑,必須有血液和體液的交換才有感染的可能,共用眼鏡並不會感染愛滋。

不會。
愛滋病毒不會經由蚊、蠅等昆蟲叮咬而傳染。蚊蟲的口器表面殘留極微量血液不足以傳播病毒,且在吸血後會休息消化血液,不會在吸血後立即叮咬下一個人。且蚊子吸血是單向的,不會再由食管吐射出來,所以不會傳染愛滋病毒。

不會。愛滋病毒是經由不安全的性行為(沒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血液感染(與感染愛滋病毒者共用針具等)以及母子垂直感染,不會因為個人性向而有不同的傳染方式。而自慰行為並沒有體液或血液的交換,所以不會造成感染。

夫妻間的性交,只要是雙方皆沒有感染愛滋病毒,並無感染的機會。

不會。手指上若無正在流血的傷口,是不需要擔心的。

不會。一般若只是單純的以嘴接觸他人的肌膚則無感染的風險,除非明顯與他人的血液、體液有交換的行為,若您只是舔對方的乳頭,而對方沒有分泌體液,則不必擔心有感染的風險。

  1. 1. 醫療院所使用的醫療器械需依照「侵入性醫療感染管制作業建議」等感染管制指引進行滅菌及消毒,例如:高溫高壓滅菌或浸泡2%戊二醛(高程度消毒)20-30分鐘等,可以有效且輕易的殺滅愛滋病毒,醫療院所只要依指引進行醫療器材的滅菌消毒,就不會造成愛滋病毒傳染,因此不需要透過「提升」滅菌消毒規格來避免傳染。
  2. 愛滋病毒一旦離開人體後不易存活,且在眾多傳染病原中是屬於較脆弱敏感的病毒,只要攝氏60度以上的高溫或50%濃度以上的酒精就可將其殺滅。

  1. 「空窗期」指的是「自感染愛滋病毒後,到可以被檢驗出感染的時間」。
  2. 在感染愛滋病毒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在血(體)液中出現愛滋病毒抗原及抗體,這段已感染卻無法檢驗出已感染的時間即為空窗期。隨著檢驗方法的進步,空窗期已較以往縮短許多。
  3. 一般而言,空窗期依使用的檢驗方法及檢驗標的物在感染後出現的時間而有所不同。
    • 抗原/抗體複合型初步檢驗是檢驗人體是否出現抗原或抗體,最快需要21天(3-12週)可檢測出是否感染。
    • 一般抗體初步檢驗是檢測人體是否出現抗體,需要約23-90天(4-12週)可檢測出是否感染。
  4. 空窗期間雖然無法檢驗出感染,但此時體內已存在病毒,已具傳染力,若與他人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後立即檢驗為陰性,但仍懷疑自身感染者,建議可於空窗期後再次檢驗,但此期間應避免與他人發生不安全性行為。

不會。
查目前國際相關文獻資料,並無染髮會影響愛滋病毒檢驗準確度之資訊。

在空窗期後,以現行的檢驗方法已可偵測到血(體)液中含有愛滋病毒的抗體或抗原,而因為愛滋病毒檢驗包含(初步檢驗與確認檢驗),在初步檢驗陽性後需進行確認檢驗,兩者皆陽性才能確認真的感染愛滋病毒。若檢驗結果為陰性,因已可排除在空窗期外,故可以安心,後續若有無套性行為,建議每年至少檢驗1次,若有感染風險行為(如與人共用針具、多重性伴侶、合併使用成癮性藥物、感染性病等),建議每3至6個月檢驗1次。

感染愛滋病毒的初期,有些人不會有任何症狀,有些人則在感染後初期數週或1-2個月出現:發燒、頭痛、喉嚨疼痛、疲倦、胃口不佳、噁心、嘔吐、腹瀉、皮膚發疹、肌肉關節疼痛或頸部淋巴腺腫等症狀,這些症狀類似感冒,通常在1-2週內消失,容易被誤診。但此時病毒量相當高,非常容易傳染給他人。
愛滋病毒的感染並無固定病徵,人體受到愛滋病毒感染後,若未以藥物有效控制,當病情發展至愛滋病期,身體免疫力將降低至無法有效保護人體,繼而發生伺機性感染或腫瘤,例如口腔食道念珠菌感染、帶狀疱疹等。

愛滋病毒感染並無固定病徵,因此不能以身體的任何症狀去判定是否有感染愛滋,感染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皮膚發疹等症狀,建議不用過於擔心,建議您如果曾有高風險行為(如:不安全性行為或共用針具等),應安排做愛滋檢驗。
感染愛滋病毒後並非每個人都會出現急性期症狀,且感染症狀因人而異,若身體有感到任何不適且懷疑有感染愛滋風險,建議您先去看感染科專科醫生。

愛滋篩檢服務

  1. 有性行為者,建議至少進行1次檢驗。
  2. 有無套性行為者,建議每年至少進行1次檢驗。
  3. 若有感染風險行為(如與人共用針具、多重性伴侶、合併使用成癮性藥物、感染性病等),則建議每3至6個月檢驗1次。

任何一種檢驗方法都有它的極限,沒有一種方法是百分之百的,RT-PCR檢驗是很準確的,但花費高。空窗期後用抗原或抗體檢驗已經很準確,空窗期約為3-12週,若想提早知道,可檢測RT-PCR。若有被感染,通常在高風險行為發生後10-14天可測出。但若先服用抗愛滋病毒的藥物,則有可能會影響RT-PCR的檢驗結果。

不論對象是誰(包括自己的親密伴侶),只要曾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建議每年至少進行1次愛滋病毒檢驗。
若有感染風險行為(如與人共用針具、多重性伴侶、合併使用成癮性藥物、感染性病等),則建議每3至6個月檢驗1次。

  1. 愛滋病毒是透過血液或體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母乳)接觸黏膜或皮膚傷口而傳染,若雙方皆沒有感染愛滋病毒,就不會有感染機會。
  2. 如果檢驗結果呈現陰性,仍然要注意檢驗時是否處於「空窗期」。「空窗期」指的是「自感染愛滋病毒後,到可以被檢查出感染的時間」,人體在感染愛滋病毒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在血(體)液中出現愛滋病毒抗原及抗體,這段已感染卻無法檢驗出已感染的時間即為空窗期。空窗期間雖然無法檢驗出感染,但此時體內已存在病毒,已具傳染力,因此若您無法確定檢驗時是否處於「空窗期」,或不清楚性行為對象的性經驗史及健康狀態,建議您若有無套性行為,每年至少檢驗1次,若有感染風險行為(如與人共用針具、多重性伴侶、合併使用成癮性藥物、感染性病等),建議每3至6個月檢驗1次。
  3. 另外,性行為時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可有效預防感染愛滋病毒並兼具避孕功能,由於女性有較高的感染風險,為維護個人健康,減少感染愛滋病毒之風險,於發生性行為時,建議女性可主動要求男性戴保險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