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應用﹕

臺灣地區的成人中,約有90%皆感染過,其中約有15~20%的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在所有帶原者中約有50%是經由母親傳染給孩子的早期感染,其餘的也多在六歲以前發生感染而造成的。

由慢性肝炎的臨床表現與致病機制以及自然病程發展,可知慢性 B型肝炎的治療,最原始的目標應該是驅逐或至少抑制HBV,以減少其致病力及傳染力,從而減少肝炎的發生或減輕肝炎的程度,並預防肝代償不全及肝衰竭的發生,短程的臨床目標是使病人的肝炎症狀(如有的話)改善、生化及組織變化緩解、血清HBV-DNA消失、HBeAg陰轉,最好HBsAg也陰轉;長程的目標則是因而防止急性發作及可能併發的肝代償不全、肝衰竭等的再發,並避免進行為肝硬化乃至於肝癌,終極的目標則是無病、品質良好的延長壽年。

過去二、三十年間對於 HBV的分子生物學、致病機制,以及慢性 HBV感染自然病程的了解,有了長足的進步,加上各種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開發成功,不但使得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獲得突破,也提供了慢性B型肝炎病人諮商的基礎。

拉美芙錠(Lamivudine,商品名Zeffix)的發現,在治療B型肝炎上露出一線曙光;其實此藥並非新藥,它原來是用來治療愛滋病的藥物(以前稱為3TC),最近研究發現它可以用來治療B型肝炎。它可以讓B型肝炎患者體內的B型肝炎病毒活性降低,之後肝功能指數回復正常,但是病人體內仍有B型肝炎病毒存在,也就是說仍然還是帶原狀態。不過,其副作用是有不少病人在停藥以後,肝炎會復發,也有的人會產生抗藥性。

因此,當使用干擾素或拉美芙錠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反應上來看,監測血液內之HBV-DNA濃度成為最重要指標之一。 可作為治療期療效評估與感染源之監測 。
報告時間:5個工作日
使用儀器:美商亞培Abbott m2000rt全自動即時偵測聚合酶連鎖反應儀
使用檢體:血清 1mL;請使用乾淨無菌試管,禁止使用Heparin抗凝之血漿

臨床應用﹕

在病毒演化的過程中,由於自身複製時缺乏校正功能或受外在環境如宿主免疫力影響,常會導致基因體的變化,形成變異株。當病毒變異株伴隨有生物功能的改變時,則可稱為突變株。

依 B型肝炎病毒基因體全長核酸序列的異質性可區分出不同的基因型,目前已有七種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被鑑別出來,分別為基因型A~G。目前已知基因型A主要分佈於歐美;基因型B和C主要存在於東南亞和遠東地區;基因型D的分布則較為廣泛,可出現於地中海沿岸,近東、中東和南亞如印度;基因型E則出現於撒哈拉沙漠以南靠西之非洲;基因型F較常出現於中南美洲;最近新發現的基因型G則僅在美國和法國被發現。

由干擾素或拉美芙錠治療慢性 B型肝炎的反應上來看,病毒基因型也與療效有關。接受干擾素治療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加以分析,發現治療成功者中,基因型B佔76%,基因型C佔24%,而治療失敗者中,基因型B佔了46%,基因型C則佔54%,因此可見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C對干擾素的治療反應較差。就拉美芙錠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療效而言,發現基因型B感染者有較高的持久反應率(B型肝炎e抗原消失和肝功能正常)和較低的抗藥性突變率。

目前的資料多顯示不同的 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確有不同的臨床和病毒學特性,如致病力或對抗病毒藥物的治療反應等。若是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臨床重要性可被廣泛確認,則B型肝炎病毒定型應列入B型肝炎帶原者之常規評估檢查中,而治療時亦需依基因型之不同而選擇不同的藥物或療程。
報告時間:10個工作日
使用儀器:美商亞培
使用檢體:血清 1mL;請使用乾淨無菌試管,禁止使用Heparin抗凝之血漿

臨床應用﹕

美國 FDA於1998年底已批准拉美芙錠此藥用於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拉美芙錠:本藥亦可藉由干擾B型肝炎病毒反轉錄酵素活性和聚合酵素活性,終止B型肝炎病毒複製。一般劑量為100毫克/天,口服給予。長期治療12個月後,70~80%患者血清中測不到HBV DNA,16%患者發生e抗原血清轉換,56%患者肝組織切片的壞死發炎活性有明顯改善,纖維化進展變緩。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接受拉美芙錠治療九個月以上時,易有 HBV DNA重新出現,並伴隨GPT值上升的現象。這是逃脫突變種產生之故,通常是在HBV DNA聚合酵素基因的YMDD locus發生突變,這種突變會使干安能的效用下降20~100倍,一年約有20%患者產生逃脫突變,四年則可高達66%,此種突變病毒對帶原者之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

因此,對於口服拉美芙錠之B型肝炎病患,利用 B型肝炎病毒YMDD抗藥性檢測分析來評估,口服拉美芙錠之效果為重要之指標。
報告時間:14個工作日
使用儀器:美商亞培
使用檢體:血清 1mL;請使用乾淨無菌試管,禁止使用Heparin抗凝之血漿

臨床應用﹕

C型肝炎是台灣地區肝病猖獗的第二號兇手(僅次於B刊肝炎) ,台灣地區約有百分之二至四的人口感染C肝炎。C型肝炎的感染途徑主要是由於輸血.不過所有 C型肝炎的病人,約只有一半有輸血病史,其他的可能感染途徑包括使用不潔的針頭,針灸,刺青,穿耳洞等。 C型肝炎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在感染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但有很高的比率(45-75%)會轉變成帶原者或慢性肝炎,而10%的帶原者會轉變成肝硬化甚至變成肝癌。

對於台灣肝病的第二號殺手 C型肝炎,治療的最佳選擇,仍然是干擾素。用干擾素來治療C型肝炎,平均而言,約有50%的病人初期會有效,可是停藥之後,這些有效的病人之中,約有一半又會復發。所以,長期的治療有效比率只有25%。不過,並不是每一個人對干擾素的治療反應都一樣。一般認為,C型肝炎病毒RNA濃度較高者,C型肝炎病毒的亞型為1b者(很不幸的,台灣C型肝炎病毒以此種亞型最多),病程較長者,已有肝硬化者,對干擾素的治療反應較差。

傳統的 C型肝炎檢測法只能測定血清中C型肝炎病毒的抗體,並非測定C型肝炎抗原,其抗體呈陽性反應時只代表 曾被感染過,並不能得知其體內C型肝炎病毒存活情形。若以最新的PCR檢測法檢測,除了可以測得是否曾為C型肝炎病毒感染同時亦可直接對血液中病毒RNA的存在與否進行判定。C型肝炎病毒的PCR定量檢測法其敏感度與專一性遠比傳統EIA,MEIA法來得高,且可提供定量分析的功能可直接做為醫療人員在治療與用藥時的參考。可作為治療期療效評估與感染源之監測 。
報告時間:5個工作日
使用儀器:美商亞培Abbott m2000rt全自動即時偵測聚合酶連鎖反應儀
使用檢體:血清 1mL;請使用乾淨無菌試管,禁止使用Heparin抗凝之血漿

臨床應用﹕

由世界各地 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佈的情形,可以瞭解C型肝炎病毒的傳播途徑和演化情形。目前C型肝炎病毒有六種主要基因型和一百種以上的次要基因亞型。基因型1、2和3廣泛分佈於全球,包括美洲、歐洲和日本,其中基因亞型1a主要在西歐和北美,而亞型1b常見於日本、台灣、南歐和東歐。基因型4主要存在於非洲,其中4a為埃及之主要基因亞型。基因型5存在於南非而基因型6多發現於東南亞如香港和越南。台灣地區之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佈近似於日本,以亞型1b為主,但依地域不同而有所差異,約佔全部C型肝炎病毒之45~71%。

然而有關 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慢性C型肝炎臨床病程進展及組織學嚴重度之相關性,一直是個熱門的課題。義大利研究者最早提出日本和義大利的基因亞型1b感染者比其他基因亞型感染者有較嚴重之肝病,亦即1b亞型病毒在肝硬化和肝癌病例中的百分比很高,暗示1b亞型病毒感染的病例較易演化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目前被認可的慢性 C型肝炎治療藥物為干擾素或干擾素合併抗病毒藥物ribavirin。由過去的臨床使用經驗已經知道大約有40~60%的慢性C肝炎患者,對干擾素合併ribavirin的治療無法達到清除C肝炎病毒的目的,臨床上可將這些復發者或無反應者統稱為「抗藥」。現在比較明瞭的是病毒基因型1和治療前病毒濃度較高(即大於80萬IU/mL)者,對於干擾素或干擾素合併ribavirin治療之病毒持久反應較差。

因此,對於想要接受干擾素或干擾素合併抗病毒藥物治療之 C型肝炎病患,利用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檢測分析來評估未來治療的效果為重要之指標。
報告時間:10個工作日
使用儀器:美商亞培Abbott m2000rt全自動即時偵測聚合酶連鎖反應儀
使用檢體:血清 1mL;請使用乾淨無菌試管,禁止使用Heparin抗凝之血漿

臨床應用﹕

子宮頸癌是發生率最高的婦女癌症之一,且死亡率名列婦女癌症病因之前芧。以往,我們對婦女宣導『 6分鐘護一生』的子宮頸抹片,採取子宮頸細胞作篩檢以找出可疑的癌細胞,然子宮頸抹片也有一定的比率,漏失掉子宮頸癌細胞,而產生誤診,臨床上,碰到子宮頸抹片出現非癌細胞之異常時,也常令婦科醫師無法在良性或惡性中作判斷。目前醫學界已經把子宮頸癌視為「會傳染的癌症」或「具傳染源的非傳染病」而HPV則扮演了最重要的媒介角色。

在大多數高度分化的子宮頸上皮內生贅瘤,HSIL當子宮頸癌的以人類乳突狀病毒的感染有密切的關係,尤其是致癌型的人類乳突狀病毒在臨床上研究的相關性,則利用分子生物學科技─PCR,可發現HSIL及子宮頸癌,均含有90%~100%致癌性乳突狀病毒的感染。

提早篩檢 HPV,積極治療可阻斷子宮頸癌病變的發生,以下是感染HPV 高危險群,應定期接受HPV DNA檢測。
1 、 重複多次子宮頸抹片結果均呈炎症反應者。
2 、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懷疑 HPV感染者。
3 、子宮頸非特異性扁平細胞變性 ASCU。
4 、疑子宮頸癌上皮內生贅瘤 CIN。
5 、子宮頸癌放射線治療後的追蹤。
6 、子宮頸上皮內生贅瘤作圓錐切片後。
7 、 配偶或性伴侶為 HPV感染者。
8 、多重性伴侶或從事特種性行業者。
9 、 家族成員中有二人以上確定感染 HPV者。
報告時間:3-7個工作日
使用儀器:晶宇系統
使用檢體:子宮頸深層採樣

臨床應用﹕

愛滋病的學名是後天免疫力缺乏症,英文名稱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縮寫為AIDS,因此被翻譯為愛滋病。愛滋病是一種由愛滋病毒HIV(全名為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英文名為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引發的致命疾病。病毒會破壞人體的免疫能力,令患者變得虛弱,無法抵抗各種感染和癌症的侵襲。愛滋病並非單一的疾病,而是多種同時乘機侵襲的感染,往往引致病患者死亡。

愛滋病早期三大徵兆為 (1)急性似單核球增多及淋巴腺腫(2)持續性發燒、腹瀉、鵝口瘡(3)卡波西氏肉瘤、肺囊性肺炎及CMV感染。

常用的 HIV感染檢驗試劑為酵素連接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 ,感染到HIV之後,從抗體能被ELISA分析出來前,會有一段遲滯期用ELISA法檢測是陰性的,故遲滯期常被人們稱為空窗期。

較敏感試驗如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可以用來偵測低濃度感染或確定早期是否感染,PCR可用來放大由細胞 DNA 分離出的少量原病毒DNA 複製物, PCR能敏感到在ELISA 與 western blot 分析呈陽性反應前測出 HIV的感染。
報告時間:7個工作日
使用儀器:美商亞培Abbott m2000rt全自動即時偵測聚合酶連鎖反應儀
使用檢體:EDTA抗凝之全血3.0mL,禁止使用Heparin抗凝之血漿

臨床應用﹕

披衣菌是一種在構造上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病原體為 Chlamydia trachomatis。僅能生存於細胞內,所以是一種絕對細胞內寄生的細菌。 披衣菌是藉由人與人的直接接觸而感染,幾乎絕大部份是由性行為傳染,生殖道的感染可能經由性行為導致咽喉的感染,被感染的人同時可能出現眼部的症狀。孕婦在生產時可能垂直感染給嬰兒。

披衣菌感染生殖道在 80%的女性為無症狀,常被忽略而不自覺,在女性的症狀有子宮頸炎、子宮內膜炎、尿道炎、輸卵管炎、前庭大腺炎、有症狀者尿道會有黏稠性分泌物、菌數也較多。披衣菌引起的尿道炎有時亦伴隨子宮頸炎,35%至50%為非淋菌性尿道炎(non gonococcal urethritis)時,為披衣菌所引起。淋菌後尿道炎(postgonococcal urethritis)為同時感染淋病雙球菌及披衣菌,因為披衣菌潛伏期較長,當淋病治癒後,披衣菌的症狀才出現。

披衣菌可用細胞學、血清學或組織培養法來偵測抗原或用核酸探針快速鑑定。每一種方法的靈敏度取決於披衣菌的種類和採樣方法,例如有臨床症狀者與無臨床症狀者相較,有症狀者披衣菌數較多,故較易診斷另外披衣菌為細胞內絕對寄生,所以不能只收集膿或分泌物,一定要採集感染處細胞,分離率才會高,經統計約有 30%的披衣菌檢體採集並不完整。

目前使用的核酸探針法有三種:第一種是檢測具有專一性的 16Sr RNA,此法不需再擴大核酸,第二種為聚合脢連鎖反應,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PCR) ,第三種為連接脢連鎖反應, Ligase chain reaction ;PCR) 後二種方法需放大核酸量,所以靈敏度較高 ( 可達 90%~98%) ,有可能取代傳統的培養法及抗原檢測法。
報告時間:3-7個工作日
使用儀器:晶宇系統
使用檢體:女性→子宮頸陰道採樣或尿液10mL;男性→尿道分泌物採樣或尿液10mL

臨床應用﹕

淋病俗稱白濁,主要是透過與患者性交,感染到淋病雙球菌得來的,一般會在受感染後一天至十四天內發病。

男性的感染主要侷限在尿道。約經 2~5天的潛伏後會自尿道排出膿液,同時也會有排尿困難的現象發生。在所有男性的感染中約有95%的人會有急性症狀出現。雖然很少併發症發生,但仍會有副睪丸炎(epididymitis),前列腺炎(prostatitis)和尿道膿炎(periurethral abscesses)發生。

在婦女最主要的感染部位是子宮頸,細菌會感染子宮頸內的上皮細胞。病患的症狀包括陰道有排泄物增加,排尿困難和腹痛等。而大約有 10~20%的感染婦女會有骨盤發炎的現象。 孕婦染上淋病,嬰兒出生時會受母親子宮頸感染而患眼炎,倘若沒有適當的治療,嚴重者可引致失明。 無症狀感染的婦女若未加以積極治療,傳播性感染的比例則會增加。

淋病只發生在人類,雖然此種疾病自 1975年起就逐年下降。但此數目字也許被低估因為淋病雙球菌的檢驗與報告仍不完全。尤其青少年的發生率最高約佔此年齡層的三分之一。

淋病雙球菌的主要傳染源是無症狀的感染者。要決定真正的無症狀感染非常困難,雖然要診斷男性的疾病要比女性容易,但是女性的無症狀帶原比例要比男性高。有一半以上的感染婦女均屬輕症或無症狀,相反地男性則一開始就有症狀出現。一般大約在感染後數週之內就會有明顯的症狀出現,此後有可能會轉變成無症狀的帶原者。

對淋病患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及早接受診斷和治療,以免病菌擴散和引起併發症,以致對受感染的器官做成永久的損害。 目前市面上已發展出對淋病雙球菌具專一性的核酸探針可直接檢測臨床檢體。此種探針敏感度與專一性高而且快速 (2到24小時便可得到結果)。亦可同時配合淋病雙球菌探針檢測法與披衣菌探針檢測法以區分性病尿道炎之感染原。
報告時間:3-7個工作日
使用儀器:晶宇系統
使用檢體:女性→子宮頸陰道採樣或尿液10mL;男性→尿道分泌物採樣或尿液10mL

臨床應用﹕

結核病是一種叫結核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所引起的疾病。結核菌可以進入人體的任何部位,除肺部以外,另外如腦膜、淋巴腺、骨骼、腸、生殖器等都會,不過以侵害肺部最多,在各種結核病當中肺結核病(俗稱肺癆病)最多,約佔全部結核病的九成。

肺結核病主要是藉著空氣傳染的。空氣中假使佈滿著結核菌,一旦被人吸入,也許我們鼻孔的纖毛可以擋住,但也有可能乘虛而入進到我們的肺裡生長繁殖起來。所以常常和具有傳染性的肺結核病人密切接觸,最容易受到傳染。比如當傳染性病人打噴嚏、咳嗽或者高聲談話說笑的時候,自口鼻噴出來來含有結核菌的飛沫;和傳染性肺結核病人接吻;另外傳染性病人使用的衣物、被褥等,都是傳染的來源。

診 斷:
1、X光檢查(Chest X-ray)
2、皮下試針 (PPD, tuberculintest)
3、顯微鏡化驗痰樣本 (Sputum Smear Direct Microscopy)
4、痰細菌培殖 (Sputum Culture)
5、支氣管鏡檢查 (Bronchoscopy)
6、活組織檢查 (Tissue Biopsy)
7、電腦斷層掃描 (CT Scan)
8、核酸探針法

目前使用的核酸探針法有二種:第一種是聚合脢連鎖反應,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PCR) ,第二種為連接脢連鎖反應, Ligase chain reaction ;PCR) 此二種方法需放大核酸量,所以靈敏度較高 ( 可達 90%~98%) ,有可能取代傳統的培養法及抗原檢測法。
報告時間:10個工作日
使用儀器:一般PCR分析儀
使用檢體:痰液或各種液體3.0mL放至於無菌瓶中

臨床應用﹕

HLA-B27,是一種基因產物--B27 型人類白血球抗原(Humen Leukocyte Antigen B27)的英文簡寫,與僵直性脊椎炎的關係非常密切。據統計,僵直性脊椎炎的病人當中,有百分之九十五帶HLA-B27基因(即HLA-B27陽性)。在台灣,有5.5%的人帶有HLA-B27基因,這些人當中,有10-20%的機率以後將罹患僵直性脊椎炎。

HLA-B27抗原與僵直性脊椎炎有強烈的關聯性,特別是原發性僵直性脊椎炎,其兩者相關性可達96%以上。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至40歲的成年人,通常在45歲以下發病,男女發病比例約為5-10:1。典型的僵直性脊椎炎症狀為:慢性下背痛、晨間脊椎僵硬及運動範圍受限。脊椎僵硬及運動範圍受限於休息時更明顯,尤以晨間為最,嚴重時病人在半夜因痠痛及僵硬感而醒,運動過後則症狀減輕。

如果您是HLA-B27陰性,恭喜您,您得僵侵宜性脊椎炎的機率幾乎是零。如果您是HLA-B27陽性,平常也有關節酸痛,脊椎僵硬等症狀--您可 能有僵直性脊椎炎,請到各大醫院免疫風溼科或骨科診治。如果您是HLA-B27陽性,但目前完全沒有下背痛,脊椎僵硬或關節肌 腱炎等症狀--您以後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機率約有20%,請注意身體的 狀況,如有症狀,立刻就醫。強調一點,HLA-B27陽性不代表就一定有僵直性脊椎炎,而極少數僵直 性脊椎炎(少於5%)是HLA-B27陰性。所以,有任何懷疑或問題,仍然請到各大醫院免疫風溼科或骨科診治。

常用於檢測檢測 HLA-B27的方法有:微量淋巴球毒殺法、以流式細胞分析儀分析及PCR分析等方法。
報告時間:3個工作日
使用儀器:流式細胞儀
使用檢體:EDTA抗凝之全血3.0mL,禁止使用Heparin抗凝之血漿

臨床應用﹕

自一八六五年孟德爾發表植物雜交試驗 (Experiment in plant hybridization)揭開了遺傳學序幕,到2000年06月27日公佈解開人類基因圖譜,我們發現所有生命的發生、成長,以及人類疾病形成的根本原因都源自於基因的調控。而癌症的形成,更是「致癌基因」與「抑癌基因」因遺傳或受到環境中的致癌因子刺激造成基因變異而導致。因此,基因診斷在癌症診斷及治療的應用及其重要性。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仍然是治癒癌症的唯一法則。但目前提供早期診斷的方法仍需依賴侵犯性檢查,如大腸鏡等,往往使人卻步。以大腸直腸癌為例,近十年來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已使與大腸直腸癌致癌及轉移有關的基因群及其變異逐漸被闡明。其中正常大腸直腸黏膜細胞內致癌基因 K-ras與抑癌基因APC的突變,可造成正常黏膜組織腫瘤化。而另一抑癌基因P53的突變則進一步導致腫瘤癌化,使得腫瘤具有侵犯性與轉移性。因部份黏膜細胞會隨糞便排出,因此可從糞便中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去檢測大腸直腸是否有腫瘤。抑癌基因P53的突變,是人類癌症中,最常發現的基因變化,在肺癌、卵巢癌、乳癌、食道癌、肺癌、淋巴癌、胰臟癌、腸癌、頭頸部癌和膀胱癌均有相當比例可檢測到此基因之變異。因此運用這些分子標記,加上分子診斷高準確度的特性,可提供真正的癌症早期診斷,也提供治癒癌症的最佳機會。

傳統對於癌症病患是否需接受化學治療,是以臨床分期作為依據,給予同一類的藥物。但往往當病患出現癌症復發或轉移,才發現第一線藥物無效,改給予第二線藥物,以致錯失最佳治療時機或讓病人承受不必要的藥物副作用。如有研究結果顯示,當乳癌組織出現抑癌基因 P53的突變時,則第一線化學治療的療效反應較差。另外對於臨床分期不需接受化學治療的癌症病患,基因診斷的高靈敏度可彌補傳統細胞或組織病理之不足,提供癌症微量轉移至淋巴腺、血液或骨髓的證據。已有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癌症微量轉移是癌症預後或復發轉移的指標。

目前本院所發展之腫瘤基因有: Telomerase mRNA; p16INK4a;p53 mutation;p16 Methylation;MAGE-1;MAGE-3等。
報告時間:7個工作日
使用儀器:一般PCR分析儀(GeneMate R或 PERKIN ELMER 2400)、DNA定序分析儀(ABI 3100)、即時定量PCR分析儀(LightCycler)
使用檢體:含EDTA抗凝全血5mL混合後,取1mL全血放到mRNA protected tube中,輕混和後,將兩支標本同時送達

檢驗項目 檢測原理 偵測範圍 廠牌 報告時間
HBV-DNA(基因型) DNA定序分析儀 Genotype:A、B、C、D、E、F 美商亞培 10天
HBV-DNA(定量) Real-Time定量PCR < 10 IU/ml 美商亞培Abbott m2000rt 5天
HCV-RNA(基因型) DNA定序分析儀 Genotype:1a、1b、2、3、4、6 美商亞培Abbott m2000rt 10天
HCV-RNA(定量) Real-Time 定量PCR < 12 IU/mL 美商亞培Abbott m2000rt 5天
HPV-DNA(定性+基因型) DNA定序分析儀
一般PCR分析儀
High risk HPV genotype: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73、82
Low risk HPV genotype:06、11、53、54、61、62、66、69、70、72、81(CP8304)、84
晶宇系統 3~5天
TB-PCR(定性) 一般PCR分析儀 Negative 一般PCR分析儀 10天

文 / 高嘉宏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 、 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
        全世界約有 3 億 5 千萬個 B 型肝炎帶原者,其中 6 千萬人最終可能死於肝癌,而 4 千 5 百萬人最終可能死於肝硬化。據估計每年約有 1 百萬人死於慢性 B 型肝炎及其併發症。 臺灣地區自從民國 73 年開始施行新生兒 B 型肝炎疫苗注射後,成果很好,學齡前兒童之帶原率已由疫苗接種前的 10% ,大幅降低到目前之小於 1% ,同時兒童肝癌的年發生率亦有顯著下降。但在成年人之中仍有 15% 至 20% 是 B 型肝炎帶原者約 260 萬人,而且肝硬化與慢性肝炎為十大死因之第 6 位,肝癌為男性癌症死因之第 1 位,女性之第 3 位, 影響不可謂不大。過去 20 年間,有許多藥物研發出來,期望對慢性 B 型肝炎加以治療, 避免因持續性肝傷害而走向肝硬化和 肝癌之路。

        B 型肝炎病毒主要經由體液 ( 包括血液及生殖液 ) 傳染。在 B 型肝炎盛行地區,如 東南亞,臺灣,和中國大陸,垂直感染或周產期傳染為主要傳染途徑,也就是說在生產前後由帶原者母親傳給新生兒。水平感染為另一種主要傳染途徑,包括共用牙刷, 刮鬍刀,打針,輸血,血液透析,性行為,穿耳洞,刺青,針炙 --- 等,在非盛行區較為重要。

        慢性 B 型肝炎的成因是因宿主對 B 型肝炎病毒的細胞免疫機能不佳之故。一般而言毒殺性 T 淋巴球 (cytotoxic T lymphocyte) 可將被 B 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細胞破壞,而造成肝細胞壞死。但若人體之細胞免疫機能不佳,便無法將 B 型肝炎病毒完全清除,而造成慢性肝炎。 e 抗原陽性的母親所生的嬰孩,因免疫系統不成熟,有 95% 機會成為 B 型肝炎帶原者。而成人時期感染 B 型肝炎,通常可將病毒完全清除,僅有 3% 至 5% 機會成為 B 型肝炎帶原者。

◎ 慢性 B 型肝炎的自然病史可分 3 個階段 :
(1) 免疫容忍期 (immune tolerance):B 型肝炎病毒在肝細胞中大量複製,血清 e 抗原陽性, HBV DNA 濃度頗高;肝細胞損傷頗輕,血清 GOT , GPT 值正常;肝組織切片顯示輕微的慢性發炎。
(2) 免疫廓清期 (immune clearance):免疫反應增強, 毒殺性 T 淋巴球攻擊被 B 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細胞, 常伴有肝炎的急性發作和 e 抗原的血清轉換 ( e seroconversion) , HBV DNA 濃度下降;肝組織切片顯示慢性活動性肝炎或慢性小葉性肝炎 。
(3) 嵌入或殘存期 (integrated or residual phase): 血清 GOT , GPT 值正常, e 抗原陰性, e 抗體陽性, HBV DNA 嵌鑲於肝細胞 DNA 內以 integrated DNA 形式存在;肝組織切片可顯示輕微變化或不活動性肝炎。一般而言,肝硬化或肝癌的發生, 端視廓清期長短和急性發作之嚴重度及次數而定。
◎ 藥物治療慢性 B 型肝炎的目標有:

(1) 抑制或清除病毒以達到肝炎的緩解。
(2) 降低感染力。
(3) 使病毒複製的標記,例如 e 抗原, HBV DNA ,和 DNA 聚合脢持續性地消失。
(4) 血清 GOT , GPT 值正常,同時肝組織發炎改善。
(5) 表面抗原消失,表面抗體出現,達到痊癒的終極目標。

◎ 當前治療慢性 B 型肝炎的藥物有干擾素和干安能,以下分別介紹:
(1) 干擾素 ( interferon alfa): 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最早核准用來治療慢性 B 型肝炎的藥物。 它是以基因重組技術製造, 與人體產生之內源性干擾素類似。其作用機制為:(a) 抗病毒作用:抑制 pregenomic HBV RNA 包裹 (packaging) 進入核心粒子 (core particle) 。 (b) 免疫調節作用 : 增強肝細胞上核心抗原的表現。干擾素治療之適應症為肝功能不正常 (GOT , GPT 值 上升 2 倍以上 ) , e 抗原陽性,肝組織切片為慢性肝炎,而無肝硬化的慢性 B 型肝炎患者。如果有效,臨床上可見到 e 抗原消失, e 抗體出現,肝功能變成正常,肝組織切片發炎較緩解。目前較常使用之劑量為:1 週 3 天, 5 佰萬 ~1 仟萬 單位 / 天, 皮下注射,給予 4 至 6 個月, 25~40% 患者可達到長期緩解。在反應良劣的預估上, 高 GOT , GPT 值 (>200 IU/ml) , 低 HBV DNA 值 (<200 pg/ml) , 活動性肝炎, 女性, 近期感染為反應良好的指標;反之,同性戀者, HIV(+) , HDV(+) ,嬰幼兒期感染, 東方人為反應不佳的指標。最常見的副作用是發燒,畏寒,虛弱,肌肉酸痛,頭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
對特殊患者的治療如下:
  (a) 感染突變種病毒 (mutant virus):在地中海地區和某些亞洲地區, 35% 至 80% 慢性 B 型肝炎患者的 e 抗原為陰性,但 HBV DNA 仍存在,病毒持續複製,這類患者有較嚴重的肝病變,預後較差。最常見的突變發生在 B 型肝炎病毒基因的核前區 (precore region)1896 位置發生 G->A 變化,產生終止密碼 (TGG to TAG) ,而無法合成 e 抗原。此種病患雖然對干擾素反應良好,但停藥後極易復發。
  (b) 肝硬化:傳統劑量的干擾素治療並不建議,因為可能使肝炎加劇,引起肝衰竭,或因白血球低下及血小板低下,而造成敗血症或出血。
  (c) 合併 D 型肝炎病毒感染:B 型肝炎患者若合併 D 型肝炎病毒感染,疾病可能進展更快。給予此類患者高劑量干擾素的完全反應率為 50% ,然而停藥後長期追蹤至 4 年皆會復發。除了干擾素單獨治療外,亦有研究者嘗試給予口服減量類固醇 4 至 6 週 (30 毫克 / 天 至 10 毫克 / 天 ) ,停藥後 2 週,再給干擾素治療 `(4~6 佰萬 單位 /m 2 , 1 週 3 天 ) 3 至 4 個月。值得注意的是肝硬化患者的起始類固醇劑量不可超過 40 毫克 / 天, 以避免造成急性肝衰竭。目前已經確定接受干擾素治療的患者, 若發生 e 抗原血清轉換, 有較佳的存活率和較低的併發症發生率。
(2) 干安能 (lamivudine): 本藥亦可藉由干擾 B 型肝炎病毒反轉錄活性和聚合活性, 終止 B 型肝炎病毒複製。 FDA 於 1998 年底亦已批准此藥用於慢性 B 型肝炎的治療。一般劑量為 100 毫克 / 天,口服給予。長期治療 12 個月後, 100% 患者血清中測不到 HBV DNA , 16% 患者發生 e 抗原血清轉換, 56% 患者肝組織切片的壞死發炎活性有明顯改善, 纖維化進展變緩。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接受 lamivudine 治療 9 個月以上時,易有 HBV DNA 重新出現,並伴隨 GPT 值上升的現象,這是逃脫突變種 (escape mutant) 產生之故,通常是在 HBV DNA 聚合基因的 YMDD locus( tyr-met-asp-asp) 發生 methionine 被 valine (YVDD) 或 isoleucine (YIDD) 取代 ,這種突變會使 lamivudine 的效用下降 20~100 倍,一年約有 20% 患者產生逃脫突變, 4 年則可高達 66% ,此種突變病毒對帶原者之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 lamivudine 之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血液學病變, 頭痛, 掉髮, 周邊神經炎, 胰臟脢,和澱粉脢上升。 lamivudine 對器官移植和接受化學治療患者的 B 型肝炎復發之預防確實有效,而對因慢性 B 型肝炎產生肝硬化或猛爆性肝炎的患者亦有療效。
結語:臺灣地區約有 260 萬個 B 型肝炎帶原者,因慢性肝炎造成的肝硬化,肝癌,長期以來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因此對慢性 B 型肝炎的有效治療益形重要。在慢性 B 型肝炎的現有治療藥物中,干擾素對慢性 B 型肝炎只有 25% 至 40% 的療效,且對東方人的療效較差; 核酸類似物 lamivudine ,雖然可以有效抑制 B 型肝炎病毒複製,且對干擾素反應不佳患者和特定患者有一定療效,但須長期服用,又極易產生抗藥性。組合治療或為未來值得努力的方向。

文 / 高嘉宏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 、 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
        在病毒演化的過程中,由於自身複製時缺乏校正功能或受外在環境如宿主免疫力影響,常會導致基因體的變化,形成變異株。當病毒變異株伴隨有生物功能的改變時,則可稱為突變株。日積月累,突變的核酸逐漸增多,病毒基因分型的觀念於焉產生。肝炎病毒基因型除了病毒演化上之意義外,近年許多研究指出它也有許多臨床上之意義。

        依B型肝炎病毒基因體全長核酸序列的異質性可區分出不同的基因型,目前已有8種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被鑑別出來,分別為基因型A~H。目前己知基因型A主要分佈於歐美;基因型B和C主要存在於東南亞和遠東地區;基因型D的分布則較為廣泛,可出現於地中海沿岸,近東,中東和南亞如印度;基因型E則出現於撒哈拉沙漠以南靠西之非洲;基因型F和H較常出現於中南美洲;最近新發現的基因型G則僅在美國和法國被發現。由於基因型B和C大多分佈在B型肝炎盛行的亞洲,因此某些基因型是否較易藉由垂直傳染散播而造成高盛行率便是未來值得探討的課題。對B型肝炎病毒血清型或基因型的研究,亦可間接闡明病毒的傳染途徑或感染源。

        近年來,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與臨床病程及預後的關係上有了重大的發現,筆者以分子生物學方法鑑別100例B型肝炎無症狀帶原者和170例慢性肝炎和肝細胞癌患者之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發現台灣以基因型B和C最為常見。與年齡相配對的無症狀帶原者相較之下,基因型C在肝硬化和年齡大於50歲的肝細胞癌患者較為盛行,而年齡小於35歲的非肝硬化肝細胞癌患者則以基因型B感染較多。後續來自中國和日本之報告也發現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與臨床病程和預後有關。

        由干擾素或拉美芙錠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反應上來看,病毒基因型也與療效有關。筆者就接受干擾素治療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加以分析,發現治療成功者中,基因型B佔76%,基因型C佔24%,而治療失敗者中,基因型B佔了46%,基因型C則佔54%,因此可見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C對干擾素的治療反應較差。就拉美芙錠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療效而言,筆者最近分析31例接受12個月拉美芙錠治療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發現基因型B感染者有較高的持久反應率(B型肝炎e抗原消失和肝功能正常)和較低的抗藥性突變率。

        目前的資料多顯示不同的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確有不同的臨床和病毒學特性,如致病力或對抗病毒藥物的治療反應等。但未來則需要大規模的前瞻性研究以及和國外不同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對照研究來加以驗證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生物學特性和臨床意義。若是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臨床重要性可被廣泛確認,則B型肝炎病毒定型應列入B型肝炎帶原者之常規評估檢查中,而治療時亦需依基因型之不同而選擇不同的藥物或療程。

文 / 高嘉宏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 、 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
        全世界約有三億五千萬個 B型肝炎帶原者,其中六千萬人最終可能死於肝癌,而四千五百萬人最終可能死於肝硬化。據估計每年約有一百萬人死於慢性B型肝炎及其併發症。臺灣地區自從民國七十三年開始施行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注射後,成果很好,學齡前兒童之帶原率已由疫苗接種前的10%,大幅降低到目前之小於1%,同時兒童肝癌的年發生率亦有顯著下降。但在成年人之中仍有15%至20%是B型肝炎帶原者約260萬人,而且肝硬化與慢性肝炎為十大死因之第六位,肝癌為男性癌症死因之第一位,女性之第三位,影響不可謂不大。過去二十年間,有許多藥物研發出來,期望對慢性B型肝炎加以治療,避免因持續性肝傷害而走向肝硬化和肝癌之路。

        B型肝炎病毒主要經由體液(包括血液及生殖液)傳染。在B型肝炎盛行地區,如東南亞,臺灣,和中國大陸,垂直感染或生產期傳染為主要傳染途徑,也就是說在生產前後由帶原者母親傳給新生兒。水平感染為另一種主要傳染途徑,包括共用牙刷、刮鬍刀、打針、輸血、血液透析、性行為、穿耳洞、刺青、針炎…等,在非盛行區較為重要。

        慢性 B型肝炎的成因,是因宿主對B型肝炎病毒的細胞免疫機能不佳之故。一般而言毒殺性T淋巴球可將被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細胞破壞,而造成肝細胞壞死。但若人體之細胞免疫機能不佳,便無法將B型肝炎病毒完全清除,而造成慢性肝炎。e抗原陽性的母親所生的嬰孩,因免疫系統不成熟,有95%機會成為B型肝炎帶原者。而成人時期感染B型肝炎,通常可將病毒完全清除,僅有3%至5%機會成為B型肝炎帶原者。

◎ 慢性 B型肝炎的自然病史可分三個階段:
(1) 免疫容忍期:
B型肝炎病毒在肝細胞中大量複製,血清e抗原陽性,HBV DNA濃度頗高;肝細胞損傷頗輕,血清GOT、GPT值正常;肝組織切片顯示輕微的慢性發炎。
(2) 免疫廓清期:
免疫反應增強,毒殺性T淋巴球攻擊被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細胞,常伴有肝炎的急性發作和e抗原的血清轉換,HBV DNA濃度下降;肝組織切片顯示慢性活動性肝炎或慢性小葉性肝炎。
(3) 嵌入或殘存期:
血清GOT、GPT值正常,e抗原陰性,e抗原體陽性,HBV DNA嵌纕於肝細胞DNA內;肝組織切片可顯示輕微變化或不活動性肝炎。 一般而言,肝硬化或肝癌的發生,端視廓清期長短和急性發作之嚴重度及次數而定。
◎ 藥物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目標有:

(1)抑制或清除病毒以達到肝炎的緩解。
(2)降低感染力。
(3)使病毒複製的標記,例如e抗原和HBV DNA持續性地消失。
(4)血清GOT、GPT值正常,同時肝組織發炎改善。
(5)表面抗原消失,表面抗體出現,達到痊癒的終極目標。

◎ 當前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藥物有干擾素和干安能,以下分別介紹:
(1) 干擾素: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最早核准用來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藥物。它是以基因重組技術製造,與人體產生之內源性干擾素類似。其作用機制為抗病毒作用;免疫調節作用:增強肝細胞上核心抗原的表現。干擾素治療之適應症為肝功能不正常(GOT、GPT值上升二倍以上),e抗原陽性,肝組織切片為慢性肝炎,而無肝硬化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如果有效,臨床上可見到e抗體出現,肝功能變成正常,肝組織切片發炎較緩解。目前較常使用之劑量為:一週三天,五佰萬~一仟萬單位/天,皮下注射,給予四到六個月,25~40%患者可達到長期緩解。在反應良劣的預估上,高GOT、GPT值(大於200 IU/ml),低HBV DNA值(小於200 pg/ml),活動性肝炎,女性,近期感染為反應良好的指標;反之,同性戀者,HIV(+),HDV(+),嬰幼兒期感染,東方人為反應不佳的指標。最常見的副作用是發燒、畏寒、虛弱、肌肉酸痛、頭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
對特殊患者的治療如下:
  1. 感染突變種病毒:在地中海地區和某些亞洲地區,35%至80%慢性B型肝炎患者的e抗原為陰性,但HBV DNA仍存在,病毒持續複製,這類患者有較嚴重的肝病變,預後較差。此種病患雖然對干擾素反應良好,但停藥後極易復發。
  2. 肝硬化:傳統劑量的干擾素治療並不建議,因為可能使肝炎加劇,引起肝衰竭,或因白血球低下及血小板低下,而造成敗血症或出血。
  3. 合併D型肝炎病毒感染:B型肝炎患者若合併D型肝炎病毒感染,疾病可能進展更快。給予此類患者高劑量干擾素的完全反應率為50%,然而停藥後長期追蹤至四年皆會復發。除了干擾素單獨治療外,亦有研究者嘗試給予口服減量類固醇四至六週(30毫克/天至10毫克/天),停藥後二週,再給干擾素治療(4~6佰萬單位/m2,一週三天)三至四個月。值得注意的是,肝硬化患者的起始類固醇劑量不可超過40毫克/天,以避免造成急性肝衰竭。目前已經確定接受干擾素治療的患者,若發生e抗原血清轉換,有較佳的存活率和較低的併發症發生率。
(2) 干安能:本藥亦可藉由干擾B型肝炎病毒反轉錄酵素活性和聚合酵素活性,終止B型肝炎病毒複製。FDA於1998年底亦已批准此藥用於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一般劑量為100毫克/天,口服給予。長期治療12個月後,70~80%患者血清中測不到HBV DNA,16%患者發生e抗原血清轉換,56%患者肝組織切片的壞死發炎活性有明顯改善,纖維化進展變緩。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接受干安能治療九個月以上時,易有HBV DNA重新出現,並伴隨GPT值上升的現象。這是逃脫突變種產生之故,通常是在HBV DNA聚合酵素基因的YMDD locus發生突變,這種突變會使干安能的效用下降20~100倍,一年約有20%患者產生逃脫突變,四年則可高達66%,此種突變病毒對帶原者之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干安能之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血液學病變、頭痛、掉髮、週邊神經炎、胰臟酵素和澱粉酵素上升。干安能對器官移植和接受化學治療患者的B型肝炎復發之預防確實有效,而對因慢性B型肝炎產生肝硬化或猛爆性肝炎的患者亦有療效。
結語:臺灣地區目前約有 260萬個B型肝炎帶原者,因慢性肝炎造成的肝硬化,肝癌,長期以來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組合治療或為未來值得努力的方向。

文 / 高嘉宏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
1、 nterferone 治療的指標: HBV DNA 在血液中若為陽性,代表病毒處於 Active 的狀態,繼續在複製 DNA ,不論此時 HBeAg 為陰性或陽性,均視為 Replicative Phase ,應接受 Interferone 治療。
2、 若病患的 HBsAg 陽性、 HBeAg 陰性、 HBV –DNA 陰性、 Anti-HBe 陽性且 ALT 正常,表示此患者處於 Intergrated phase ( 認同期 ) ,身體免疫系統不再對 B肝病毒發動功擊,而病毒也暫緩複製工作,二者和平共存。故應將患者視為單純之 Carrier ,不需給予 Interferone 治療。
3、 HBeAg 陽性表示處於 Replicative phase ,此時 HBV DNA 應同時為陽性。而 B 肝病毒有許多 Mutation type ,在感染過程中不產生 HBeAg ,此情況下應以 HBV DNA 為 Replicative phase 指標。
4、 B 肝患者中, Interferone 治療對象大多為 HBeAg 陽性、 HBV DNA 陽性且 ALT 不正常。若治療有效,大多是 ALT 先正常,接著 HBeAg 消失,但要等到 HBV DNA 也變成陰性才算治療成功。至於 HBsAg 在治療後可能為陰性,也有可能依然是陽性,但只要治療到血中 HBV DNA 陰性,即可視為治療成功。
5、 血中 HBV DNA 的濃度愈高, Interferone 治療成功率愈低。因此許多開業醫師不喜歡治療 HBV DNA 濃度過高者。
6、 許多肝硬化的患者, HBsAg 之 Titer 會降低至 EIA 無法偵測的程度,此時以 PCR 測 HBV DNA 將是最佳的方法。尤其是 HBsAg 陰性且 Anti-HCV 陰性的肝硬化患者,更應同時以 PCR 偵測 HBV DNA 及 HCV RNA ,而往往檢體結果二者中會有一個出現陽性。但反過來說, HBV DNA 也成為肝硬化危險指標,因為 HBV DNA 陽性的患者日後演變成肝硬化的機率要比陰性者高出許多。
7、 有些不明顯原因的急性肝炎患者, HBV DNA 會呈陽性反應,可能是疾病進展過速, HBsAg 濃度還不夠高,但也有可能為 Mutation type 。
8、 臨床上也會有 Anti-HBs 陽性的患者,其 ALT 不正常, HBsAg 陰性,但以 HBV -DNA PCR 測定結果卻為陽性。
9、 B 肝感染的 Case ,不論是處於何種 Stage ,若以肝穿刺採取肝細胞檢體做 HBV- DNA PCR ,結果會 100% 陽性,此為證實 B 型肝炎感染的最正確方法。

文 / 高嘉宏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 、 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
前言

         人類自 1940年代開始對病毒性肝炎作大規模的研究,但囿於診斷技術、病毒培養和實驗動物種類的限制,以致未能有所突破。直到1960年代才有較大的進展,首先Blumberg在1965年發現澳洲抗原,即是後來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此後10年內,B型和A型肝炎病毒相繼被發現並有血清學檢驗法問世以應用於臨床診斷上。1960年代多次輸血病人發生輸血後肝炎的比例高達30%,但自1970年代中期開始對捐血者作HBsAg篩檢,使輸血後B型肝炎的感染比例減少一半,但輸血後肝炎的整體發生率只下降約25%。因此當時的研究者便提出「非A非B型肝炎」來代表那些不是因為A型或B型肝炎病毒所導致的輸血後肝炎。經由近15年的臨床觀察和動物實驗,得知輸血後非A非B型肝炎與B型肝炎類似,主要藉體液交換(特別是輸注血液或血液製品)而傳染,而主要致病病毐就是「C型肝炎病毐(HCV)」。

C型肝炎病毒及其臨床重要性

        HCV為正單股的RNA病毐,於1989年由美國研究者應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於受感染的黑猩猩血漿中選殖出來。將世界各地分離出的HCV基因體作核 酸同質性比對後,目前發現至少有六種主要基因型和100種以上次要基因型存在。藉由C型肝炎抗體的血清學檢驗,世界各國的抗體盛行率多在0.4到2.0%之間,但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許多研究也指出60%~90%的輸血後和50%~70%的偶發性慢性非A非B型肝炎是由C型肝炎病毐所導致。

        HCV和B型肝炎病毐(HBV)一樣是經由體液感染,而輸注血液或血漿製品更是眾所周知的傳染途徑,但事實上輸血後肝炎只佔C型肝炎的一部份。據美國的研究,輸血感染僅佔6%,而靜脈施打毐品則達42%,其他如性行為6%,家庭內接觸3% ,醫藥因素2%或洗腎0.6%等都是可能的傳染途徑。其中性行為是否會傳播HCV曾引起廣泛的探討,目前認為有可能,但機率不高。

        目前病史上,急性輸血後 C型肝炎病例至少85%會轉變為慢性肝炎,意指肝功能異常持續超過六個月以上,慢性C型肝炎的自然病史相當漫長,最終約有20%的帶原者會發展成肝硬化,而肝硬化病例每年有3~5%生成肝細胞癌的危險性。日本學者報告由輸血到診斷慢性C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平均期間分別為10年、21.2年和29年。

        治療上,回顧早年有關干擾素對慢性 C型肝炎療效之文獻,約50%的病例於治療期間肝功能回復正常(完全反應) ,但50%的完全反應病例於停藥後再度復發,因此僅有25%的治癒病例,在停藥6個月後仍維持正常之肝功能(持久反應) 。早期建議之療程為每週三次皮下或肌肉內注射300萬單位的干擾素,期間為12個月。但若經12週(3個月)的治療而肝功能仍未見改善,則考慮停藥。對治療無效或復發的病例,有學者建議提高劑量或延長療程,但至今尚未有定論。歸納對干擾素反應較佳的因素如下:非1b型病毐,血清病毐濃度低,感染時間短,慢性肝炎而無肝硬化和病毐外套高度變異區的高同質性等。

        此外亦有學者認為 C肝炎的自然病史相當漫長,治療與否對臨床病理演變的影響尚待釐清,因此建議只有對有症狀且肝組織病理為慢性活動性肝炎的病例加以治療。日本研究者更指出C肝患者經干擾素治療後可減少肝癌的發生,但此點仍有待證實。

文 / 高嘉宏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 、 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
        C型肝炎病毒自1989年發現迄今,已屆14周年。如同B型肝炎病毒感染一般,C型肝炎病毒感染亦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課題,據世界衛生組織評估,全世界約有一億七千萬人為C型肝炎病毒帶原者,C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歐美國家遠較B型肝炎病毒感染來得重要,是其慢性肝病和肝臟移植的最主要原因。C型肝病毒感染後最顯著的特點是慢性率極高,可達85%。許多研究均指出病毒因素可能是高慢性率的重要原因。除了造成高慢性率外,這些突變會逐漸累積,久而久之便形成亞型病毒,即有不同的基因型和基因亞型存在。

         由世界各地 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佈的情形,可以瞭解C型肝炎病毒的傳播途徑和演化情形。目前C型肝炎病毒有六種主要基因型和一百種以上的次要基因亞型。基因型1、2和3廣泛分佈於全球,包括美洲、歐洲和日本,其中基因亞型1a主要在西歐和北美,而亞型1b常見於日本、台灣、南歐和東歐。基因型4主要存在於非洲,其中4a為埃及之主要基因亞型。基因型5存在於南非而基因型6多發現於東南亞如香港和越南。台灣地區之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佈近似於日本,以亞型1b為主,但依地域不同而有所差異,約佔全部C型肝炎病毒之45~71%。

        在流行病學方面,藉由基因亞型之異同,可探討 C型肝炎病毒的傳染途徑,例如家族成員中有某位為1b亞型,另一位為2a亞型,即表示二者非互相傳染。但若基因亞型相同亦不能斷然證實此種可能性,因為基因亞型只是概括之分類,吾人必須借助更精密的核酸序列比對和種系分析或基因族譜分析,才能肯定是否為相互傳染或有共同之感染源。

        許多人體和黑猩猩的研究,均證實不同 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可能不存在重大的生物學差異。截至目前為止,所有的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亞型,均會感染肝細胞並具致病性,亦即所有的亞型都會造成慢性感染和疾病之進展如肝硬化和肝癌。此外,在感染性和傳播性方面亦無明顯差別。然而有關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慢性C型肝炎臨床病程進展及組織學嚴重度之相關性,一直是個熱門的課題。義大利研究者最早提出日本和義大利的基因亞型1b感染者比其他基因亞型感染者有較嚴重之肝病,亦即1b亞型病毒在肝硬化和肝癌病例中的百分比很高,暗示1b亞型病毒感染的病例較易演化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但後續者之發現卻相當分岐。僅管造成不同研究結果之差異仍未明瞭,但有兩個重要的干擾因子卻不能忽視。其一為感染基因亞型1b者之平均年齡普遍較感染其他基因亞型者為高;其二為無法得知確切之感染期間,或許感染基因亞型1b之感染期間較長才會導致臨床病程較為嚴重。

        在台灣,台北榮總發現變成慢性 C型肝炎者,比僅有急性肝炎者具較高比例之1b亞型病毒感染,暗示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會影響急性C型肝炎患者之臨床預後。然而據林口長庚之報告,急性肝炎所導致之猛暴性肝炎和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並無相關。台大醫院曾發現1b亞型病毒在肝硬化或合併肝癌組(83%)顯著高於慢性持續性肝炎組(66%),而其他亞型病毒在三組間的分佈比例則近似。因此台灣1b亞型病毒感染可能較其他亞型病毒容易造成慢性肝炎的病程進展並導致肝硬化與肝癌的發生,顯示台灣和日本之1b亞型病毒或許和西方國家之1b亞型病毒有所差異,對此仍有待大規模比較性研究來加以證實。西方國家之報告指出,不同基因型病毒之病毒量並無顯著不同,然而由日本和台灣之報告卻指出基因亞型1b之病毒量明顯較基因亞型2a或2b為高。

        目前被認可的慢性 C型肝炎治療藥物為干擾素或干擾素合併抗病毒藥物ribavirin,其中干擾素有短效的干擾素(3百萬單位皮下或肌肉注射每週三劑),也有長效型干擾素(每週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次),而ribavirin依病人體重每日口服800~1200mg(至少10.6mg/kg)。由過去的臨床使用經驗已經知道大約有40~60%的慢性C肝炎患者,對干擾素合併ribavirin的治療無法達到清除C肝炎病毒的目的,臨床上可將這些復發者或無反應者統稱為「抗藥」。現在比較明瞭的是病毒基因型1和治療前病毒濃度較高(即大於80萬IU/ml)者,對於干擾素或干擾素合併ribavirin治療之病毒持久反應較差。

        十幾年來,藉由分子生物學方法的進展,使吾人對 C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學和病毒與宿主之互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而經由C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和基因體異質性之研究,也使基礎和臨床醫學有進一步的交集,而摩擦出閃亮的火花。然而C型肝炎病毒感染,至今仍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健康課題,希望病毒學家、藥理學家、公衛學家和臨床醫師能夠密切攜手合作,以迎接未來的艱鉅挑戰。

文 / 高嘉宏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 、 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
        台灣地區為慢性肝病之盛行區,而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林。因此慢性肝炎及其後遺症乃是國人健康的一大威脅,值得公衛學者和臨床醫師多加付出心力,並配合政府既定政策以加強肝炎之防治。

        由過去之研究可知,台灣地區 80 ~ 90 %的慢性肝病與肝癌和 HBV 之慢性感染有關。而在 HVC 基因體選殖及隨後的C肝抗體檢驗試劑發展後,目前知道 HVC 感染是本地慢性肝病的第二大原因。 B 肝表面抗原陰性的慢性肝炎患者中, 70 ~ 80 %為C肝抗體陽性,且多數體內存有病毒。台灣地區一般成年人口的C肝抗體盛行率為 1 ~ 2 %,但隨年齡增加而上昇,到五十歲以上時可達 5 %。然而在國內某些醫療資源較缺乏的偏遠地區或離島,其C肝抗體盛行率可達 30 %~ 60 %,因此有「C型肝炎村」之稱。如此高盛行率的C肝抗體或許與這些地區早期之打針文化有關,但隨著國人衛生觀念的進步和拋棄式注射器的廣泛使用,相信此種「C型肝炎村」將會逐漸消聲匿跡。

        台灣地區C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與世界其他地區相似,以水平傳染為最主要的傳染途徑,其中因輸血而感染者約佔慢性C型肝炎的 30 %。靜脈葯癮者和血友病患者的C肝抗體盛行率可達 80 ~ 90 %,屬於高危險群。垂直傳染或周產期傳染的比例不高,在 10 %以下,且和母體之高病毒濃度及生產方式有關。此外,哺育母乳並不會傳染C型肝炎病毒。性行為的傳染效率遠較 HBV 為低。C肝患者家族成員的C肝抗體盛行率與一般人口相近,但配偶之盛行率則著升高( 15 ~ 20 %),其危險因子為患者年齡較高與結婚或暴露期間較久,暗示長時期的接觸可能是造成配偶間相互感染的主因。至於台灣地區的醫事人員如牙醫的抗體陽性率與一般人口類似,並未特別昇高。在捐血者C肝抗體篩檢前, 12 %的成年人和 5 %的兒童接受開心手術後會發生急性輸血後C型肝炎。而自從民國 81 年 7 月全面進行C型肝炎抗體篩檢後,急性輸血後C型肝炎的發生率已大幅降低,幾不復見。

        台灣地區最常見的 HVC 基因型為 lb 型,約佔慢性C型肝炎患者的 66 ~ 71 %及肝癌患者的 83 %,其次為 2a 型( 20 %)和 2b 型( 10 %)。分析 C 型肝炎病毒濃度後發現患者體內之病毒濃度介於 102 到 107copies/mL 之間,且感染 1b 型病毒之患者較感染 2a 或 2b 型者有較高的病毒濃度,表示病毒基因型是決定病毒濃度的重要因素。此外,病毒濃度驟增,不同基因型病毒混合感染和宿主免疫反應可能和慢性C型肝炎之急性作有關。台灣地區有為數達 300 萬的B型肝炎帶原者,一旦再被 HVC 重覆感染時,對其自然病程有無不利影響呢?曾有本地的報告 HCV 重覆感染會壓抑 HBV 的複製或中止帶原狀態,但 HCV 卻會持續造成肝功能的異常。 HBV 和 HCV 的共同穿染實驗亦顯示 HCV 的核心蛋白會壓制 HBV 的基因表現,與臨床發現不謀而合。但是會因此而導致較嚴重的肝臟病變則有待長期的追蹤研究。台大醫院資料顯示C肝抗體陽性之肝硬化病人在長期追蹤後,每年有 3 ~ 5 %的機會發生肝癌,而平均發病年齡為 63 歲。

        治療上,台灣的學者率先報告合併療法(同時使用干擾素和 Ribavirin )可治癒約半數慢性C型肝炎患者,遠優於單獨使用干擾素之 10 %。近來國外之研究亦陸續証實合併療法之療效,因此合併療法已成為治療C型肝炎之主流。

C型肝炎治療之新進展


        早期對慢性C型肝炎之治療是採用 12 到 18 個月的干擾素皮下注射(每週三次、每次 3 百萬單位),停藥半年後約有 15 ~ 20 %的治療患者可清除體內之 HCV RNA 及恢復正常肝功能。此種持久病毒反應可改善肝組織之發炎活性及纖維化程度。目前之標準療法為合併干擾素(每週三次、每次 3 百萬單位)和口服 ribavirin (每天 1000 ~ 1200 毫克) 6 到 12 個月,其單獨使用干擾素為高( 33 ~ 44 %比 6 ~ 16 %)。和有效反應率相關之因素有:基因型 2 或 3 ,治療前病毒濃度小於 350 萬 copies/mL ,無或輕微纖維化,女性和 40 歲以下。抗病毒治療後是否可減緩或預防肝細胞癌發生仍有待證實。新的抗病毒療法仍持續進展,近來每週一次的長效型干擾素已有大規模臨床試驗,其反應率至少為普通干擾素之兩倍。若再合併口服 ribavirin ,預計反應率可達 50 %以上。其他發展中藥物包括病毒酵素(蛋白酵素、螺旋酵素和聚合酵素)抑制劑、細胞激素(介白質 10 和 12 )、反義寡核酸、核糖核酸酵素和治療性疫苗等。然而 HVC 抗病毒療法之突破仍有賴於體外細胞培養系統之建立和對分子病毒學之深入瞭解。

文 / 張光慧 過敏免疫研究室
        脊椎關節病變( Spondyloarthropathies )是一群主要以侵犯脊椎、週邊關節、韌帶及其他皮膚黏膜病變的疾病總稱。這些疾病包括僵直性脊椎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萊特氏症候群( Reiter's syndrome )、乾癬性關節炎( Psoriatic arthritis )、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 )及潰瘍性結腸炎( Ulcerative colitis )。僵直性脊椎炎除可稱為原發性僵直性脊椎炎外,其餘四種疾病亦合稱為續發性僵直性脊椎炎。 HLA-B27 ( h uman l eukocyte a ntigen-B27, B27 型人類白血球抗原)是一種與免疫反應有關的組織相容性抗原。此種抗原由 Eric Thorsby 發現於 1968 年。而於 1973 年,由 Brewenrton 和 Schlosstein 兩組研究人員分別發現 HLA-B27 與原發性僵直性脊椎炎有很強的關聯性,可達 96% 以上。後來研究人員更陸續發現 HLA-B27 與續發性僵直性脊椎炎有一定程度上的關聯,分別為 70% , 50% , 75% 以及 75% 。因此 HLA-B27 是否為陽性,於脊椎關節病變的診斷中,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然而並非 HLA-B27 基因的存在,即可完全主宰脊椎關節病變的發因。歷經眾多醫師對於脊椎關節病變病患之病史回顧,發現大部份的病人均曾感染微生物(例如患有原發性僵直性脊椎炎的病人均曾感染 Klebsiella pneumeniae, 患有萊特氏症候群的病人均曾感染 Shigella, Samonella, Chlamydia 或 Campylobacter, 以及患有乾癬性關節炎的病人均曾感染 Streptococcus, Staphylococcus ),再加上 1998 年研究人員根據以靜脈注射的方式,使帶有 HLA-B27 轉殖基因的老鼠感染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進而使轉殖老鼠患脊椎炎的比例增加,由此結果推論脊椎關節病變的可能致病機轉為 HLA-B27 於細胞表面呈現出致關節炎抗原( arthritogenic peptide ),此致關節炎抗原是因由環境而感染的微生物所產生,此外來抗原會誘發毒殺型 T 細胞,而產生一連串的發炎反應,進而導致脊椎關節病變的發病。

         HLA-B27 至今被眾所認同的亞型共有 9 種,這些亞型分佈於世界各地,而其中與中國人較有關係的為 HLA-B2704 , 05 , 06 及 07 。 1999 年由研究人員研究結果得知各個亞型會於細胞表面呈現含不同氨基酸屬性的致關節炎抗原。而不同的致關節炎抗原可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患病嚴重度及其他相關的併發症,但是至今仍對各亞型與疾病之間的關係了解不多。所以,各亞型與疾病的相對關係是值得進行研究分析的。

        目前本研究室已建立利用 SSP-PCR實驗方法進行HLA-B27亞型分析,並完成72例陽性HLA-B27基因患者的研究整理。69例患者為HLA-B2704亞型,其中51例由X光片得知具典型原發性僵直性脊椎炎症狀,24例具週邊關節炎。3例患者為HLA-B2705亞型,其中1例由X光片得知具典型原發性僵直性脊椎炎症狀,2例具週邊關節炎(包含1例為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至今雖無法釐清各亞型與相關疾病的關係,但仍會陸續搜集檢體,以助進一步的歸納與分析。另一方面由研究人員統計分析得知台灣地區帶有HLA-B27基因的人口比例約為5.5%,且其中有2-10%的人口會發病,即有為數不少的國人(約4萬人)為患有脊椎關節病變所苦。因此本研究室亦欲從眾多帶有HLA-B27基因的臺灣人中找尋新的HLA-B27亞型,進而與其它亞型比較分析,盼能對各HLA-B27亞型與疾病之間的關係更加了解,並提供臨床醫師早期評估疾病的診療依據。

概述
        由披衣菌感染而導致的罹病率可能比淋病罹病率來得高,由於砂眼披衣菌快速蔓延,受砂眼披衣菌感染的危險性更高,因此性活動活躍的男女及其後代易處於危險的情況。現估計全世界參億病例中,砂眼披衣菌是性傳染病中最廣泛的一種,至於找出病因,診斷和預防,則需和醫師直接溝通,因他們在限制砂眼披衣菌感染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披衣菌感染變成非常廣泛是因為它本身富侵略性,不容易被認出而沒受到治療,一直到最近,砂眼(造成百萬人失明的慢性結合膜炎)被認為是砂眼披衣菌造成的唯一嚴重後果,披衣菌病在一九八0年代披衣菌問題的焦點在於成人的生殖器感染及嬰兒出生前後的併發病。

男性披衣菌感染病
         在男性身上造成非淋球菌尿道炎的最常見病因是砂眼披衣菌,可以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的病例中找到此一有機體,而且造成所有非淋球菌的併發症。如果不加以治療,感染會蔓延而造成其他症狀;其中較嚴重的併發症是附睪丸炎,極為疼痛而且還有導致不孕的可能性。

尿道炎
        在某些人口披衣菌尿道炎發生的機率是淋病約二倍,而且發生率在增加中,在一些國家如瑞典,披衣菌尿道炎比淋病常見三到四倍,砂眼披衣菌對盤尼西林反應不大,盤尼西林通常用來治療淋病。所以,將淋球菌和非淋球菌尿道炎加以區分是很重要的。在同一病人身上發生多種感染的機率很大,使得很難找出一個特殊的病原,有多個組合(包括砂眼披衣菌和淋病)每一次治療都需考慮到每一病原以便能成功地將混合性的感染消除。如果不治療,淋球菌或披衣菌尿道炎可能導致受感染組織永久損壞,就算治療後症狀消失,最好還是用治愈測試方法加以確定,因為感染可能以低等級的尿道白血球增多伴隨膿尿姿態出現而持續幾個月或幾年之久。

淋球菌後尿道炎
是一種一個病人如果發生雙重感染而只治療淋病,尿道炎會持續或再次發生,就會造成淋球菌後尿道炎。因為非淋球菌淋病被去除,但其他病原還是存在,在四個淋球菌後尿道炎病例中有三個是由砂眼披衣菌造成的。

附睪丸炎
        在男性身上,披衣菌尿道炎的主要併發症是附睪丸炎,在美國年齡超過三十五歲者的急性附睪丸炎最常由大腸桿菌造成,而較年青的病人中,每二個病例就有一個是由砂眼披衣菌造成的。披衣菌可以單獨感染附睪丸炎,也可以結合其他病原如非淋球菌淋病,所以附睪丸炎病患應找出所有可能性病原並加以治療。 附睪丸炎通常會由尿道蔓延到精索,附睪丸炎會變熱,一觸即痛且腫脹。若沒加以檢查,後果嚴重,可能不孕。在同一病人身上發生多種感染的機率很大,使得很難找出一個特殊的病原,有多個組合(包括砂眼披衣菌和淋病)每一次治療都需考慮到每一病原以便能成功地將混合性的感染消除。如果不治療,淋球菌或披衣菌尿道炎可能導致受感染組織永久損壞,就算治療後症狀消失,最好還是用治愈測試方法加以確定,因為感染可能以低等級的尿道白血球增多伴隨膿尿姿態出現而持續幾個月或幾年之久。

Reiter 氏症狀
        Reiter氏症狀是男性身上痛苦的全身性疾病,其臨床呈現的三病徵有尿道炎、結合膜炎以及關節炎,其中以尿道炎和關節炎為最常發生的結合。截至目前為止,砂眼披衣菌和 Reiter 氏症狀的宜正尚未被完全了解,但已知的一點是在二位有未治的花柳性病中,有一人的Reiter氏症狀有披衣菌尿道感染,而且在一些病人的身上發生誇張的披衣菌抗體反應,披衣菌尿道感染可能是關節炎的三倍。雖然有關資料相當有限。可以肯定的 Reiter 氏症狀病人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是披衣菌尿道炎帶菌者,在檢查及治療時必須包括其性伴侶。

直腸炎
        砂眼披衣菌也會造成直腸炎(肛門發炎),尤其是在男同性戀者身上,必須和其他致病媒體如非淋球菌淋病及單純庖疹病毒加以區分,呈現症狀包括有分泌物、疼痛、腹瀉、便血以及潰瘍。砂眼披衣菌是造成非淋球菌尿道炎、淋病後尿道炎,以及年青男性附睪丸的主要致病因素,比淋病廣泛二到四倍,也會造成男同性戀者某程度的 Reiter 氏症狀以及直腸炎。單由臨床徵狀不容易判斷披衣菌感染,因為它可能是無症狀的,也可能其他的病原造成類似的症狀,事實上,砂眼披衣菌和非淋球菌淋病雙重感染也常發生。不單是以上各疾病對男性有害,未被診斷出的男性帶菌者也會將其砂眼披衣菌傳給其性伴侶。

女性披衣菌感染病
        女性披衣菌感染後果比男性來得更嚴重,婦女常有未被發現的披衣菌感染,大約百分之五十的受感染病人沒有呈現症狀。 砂眼披衣菌會造成黏膿性的子宮頸炎以及尿道徵狀,還有子宮內膜炎及輸卵管炎,這些上生殖道的披衣菌感染會導致不孕或是異位懷孕,這對婦女而言是很大的傷害,生產死亡有百分之十是因為異位懷孕。

黏濃性子宮頸炎以及尿道症狀
        百分之二十的黏膿性子宮頸炎是由砂眼披衣菌造成的,和男性的尿道炎一樣,無症狀的情況比有症狀更常發生,子宮頸看來正常或呈紅色且脆弱,經由體檢反映出的披衣菌子宮頸炎及淋球菌子宮頸炎的差異通常不大。半數的淋球菌子宮頸炎婦女帶有同時存在的披衣菌感染,如果用盤尼西林治好淋球菌感染;同時存在的披衣菌子宮頸炎就會繼續在且發展到骨盆發炎疾病(輸卵管炎)而導致不孕及異位懷孕。砂眼披衣菌是造成婦女尿道炎病症的致病因素,較常見的有排尿困難、尿急、尿頻,同時發生的披衣菌子宮頸炎也可能存在。事實上,受披衣菌感染女患者的性伴侶至少有一位是受砂眼披衣菌感染的,所以必須限制此一有機體的蔓延,治療應包括性伴侶,因為可能造成再傳染或是傳給其他伴侶,至於受感染的孕婦,有傳染給胎兒及新生兒的危險性。

子宮內膜炎
        披衣菌感染可能由子宮頸往下降至子宮內膜,砂眼披衣菌被發現在子宮腔的上皮層,子宮內膜及其併發的子宮頸炎的確實發生率不明,但估計在所有子宮頸炎婦女中有半數也患有子宮內膜炎。經期間的子宮出血及骨盆疼痛伴隨著子宮內膜炎,不論這些症狀是否由披衣菌或其他感染媒體造成,在作適當的治療前都應決定是用口服低劑量 Progesterone 或是體內注射方法。

輸卵管炎
        輸卵管炎是女性生殖器感染中最嚴重的併發症,它是造成異位懷孕及不孕症的主要原因,百分之十的母體死亡是由於異位懷孕,而且在輸卵管炎婦女身上發生比普通高八至十倍,百分之五十的急性輸卵管炎是由披衣菌造成的。百分之二十輸卵管炎婦女會不孕(根據研究),第三期輸卵管炎婦女的不孕機率已由百分之二十五增加至百分之七十五。百分之五十因為輸卵管瘢痕而不孕的婦女被發現事先有披衣菌感染血清證據。輸卵管炎會涉及輸卵管的發炎,而且通常與子宮頸、子宮內膜及卵巢有關係,在十個患有披衣菌子宮頸炎的婦女中,大約有一個的砂眼披衣菌被發現在輸卵管中,這些資料都指出砂眼披衣菌是必須儘快被測出及早加以治療的。

肝週圍炎
        上腹疼痛是肝週圍炎的先驅症狀,其他症狀包括發燒、觸痛及腹壁的痙攣,在一項研究中指出,十個最初被診出有膽囊炎的住院病人中,有一個被證明是有肝週圍炎、砂眼披衣菌到非淋球菌淋病都會造成肝週圍炎,這種情況幾乎僅發生在那些感染有機體由發炎的輸卵管蔓延到肝的婦女身上。砂眼披衣菌對婦女而言是具有威脅性的,百分之五十輸卵管炎是由披衣菌造成的,它會導致嚴重的輸卵管損壞,不孕以及異位懷孕,報告指出有百分之十的母體死亡是由於異立懷孕造成的,而有肝週圍炎婦女異位懷孕的機率又比一般高八至十倍。較不具威脅性的症狀如子宮頸炎,通常是此一疾病的第一期,和男性的情況一樣,婦女披衣菌感染通常是無症狀的(尤其是在早期)或被誤解,如果不加以診斷,它會在病人體內蔓延,甚至傳給性伴侶。這些併發症是所有披衣菌症狀中最可怕的,婦女尤其危險:因為是雙重危險,危害到本身及新生兒。

直腸炎
        砂眼披衣菌也會造成直腸炎(肛門發炎),尤其是在男同性戀者身上,必須和其他致病媒體如非淋球菌淋病及單純庖疹病毒加以區分,呈現症狀包括有分泌物、疼痛、腹瀉、便血以及潰瘍。砂眼披衣菌是造成非淋球菌尿道炎、淋病後尿道炎,以及年青男性附睪丸的主要致病因素,比淋病廣泛二到四倍,也會造成男同性戀者某程度的 Reiter 氏症狀以及直腸炎。

        單由臨床徵狀不容易判斷披衣菌感染,因為它可能是無症狀的,也可能其他的病原造成類似的症狀,事實上,砂眼披衣菌和非淋球菌淋病雙重感染也常發生。不單是以上各疾病對男性有害,未被診斷出的男性帶菌者也會將其砂眼披衣菌傳給其性伴侶。